普遍13歲學生就讀中二時,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王錦輝中小學)的13歲資優學生江誥綸已經跳級,現正修讀城大智能製造工程學士課程。
13歲的資優學生江誥綸在2歲半已懂得乘數,5歲已能心算雙位數的乘數,江誥綸的母親去年到王錦輝中小學叩門,為兒子安排入讀十一級(中五)。
江誥綸今年報考英國高考(GCE A-level),並在數學、化學及物理考取全A級佳績,IELTS獲8級佳績,本學年獲香港城市大學破格取錄,修讀智能製造工程課程。
問及江誥綸未來的目標,他坦言自己現時對將來未有目確目標。其作為小學教師的母親為其回應指,因為兒子好學,他未來將以繼續學習知識為主。
江母又形容香港是有錢人的社會,批評政府在有資源的情況下,卻不重視資優教育,她直到早年才發現王錦輝中小學有提供資優教育,令兒子浪費大量時間,「兒子2歲便懂乘數,但小學時又要再學,向校方申請讓他自修又不允許」。
現時江誥綸已在城大就讀一個月,他認為自己在學業上和與同學相處上無問題。
被問及平時的興趣,江誥綸指自己喜歡讀書。江母則指,「我個仔都係個學院派,佢唔講風花雪月,平時唔睇電視,會上網學習。」
係囉,好嘅大學唔肯破格,就留係中學好好培養一下合年齡嘅興趣囉,就算計數曉飛,其他範疇嘅基本學問嘢都要識下咖。資優生都可以玩下音樂、畫下畫、吟詩作對啫。呢D soft 嘢,唔係話要叻,學識就懂享受箇中樂趣,用來疏緩情緒都好呀。
7個讚
學院派,唔風花雪月…咁代表乜?教授都要睇電視風花雪月溝女喎!
3個讚
唔排除佢係學習中獲得好多滿足感,但廣泛興趣先容易同人溝通建立人際關係
2個讚
係。
第一二次,班同學會因為你成績而招你入group,
但日子耐咗,知你溝通唔到,就未必搵你一齊做project。
再引伸到出嚟做嘢都一樣。
暗示我討厭「正字」,未來焗腸人材。
佢都係「認為」佢跟同學相處無問題,一講「認為」就知出事。
一睇佢對眼,就知好難跟正常人相處。 呢啲好彩嘅可以讀到 PhD, 日日留係個 lab 關心下啲死物,萬一佢份工要面對人,仲要係高職位,咁就大鑊啦 。
7個讚
我有親人做教授,佢成日話做教授日日匿埋係lab到都要對人,要帶學生要同technicians溝通。而且做研究要成功好多時唔只要對自己個領域了解,其他領域甚至人生經歷都好重要。攞Nobel Prize嗰啲肯定天才啦,但有幾多個十幾歲就跳班入大學?
簡直係金句,令我諗起coed, 做咩coed唔收佢, 裡面大把資優。
比起coed, wkf都唔算一線,比起3大,shifty u 都唔係一線,讀書讀到咁趕做咩,留係中學真係好浪費時間咩?
1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