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諗緊有咩可以俾在外國長大嘅孫睇,當活動教材,最正應該係
星爺啲戲,要由佢主演先計,同埋子華神所有棟篤笑。
睇完哂再明白當中意思,再應用在生活中,已經係一個轉數快嘅香港人啦。
我諗緊有咩可以俾在外國長大嘅孫睇,當活動教材,最正應該係
星爺啲戲,要由佢主演先計,同埋子華神所有棟篤笑。
睇完哂再明白當中意思,再應用在生活中,已經係一個轉數快嘅香港人啦。
認真,其實好難,如果佢由細到大嘅語境、身邊朋友都唔係廣東話為主,佢睇星爺或黃子華都唔識笑,好似我睇外國棟篤笑都唔知笑乜咁。佢喺外國大嘅,自然會明白當地嘅slang,廣東話真係香港土生土長,活學活用先搞得掂。
電視劇大時代
人物有警世意義
背景時代又睇到香港的成長過程
我覺得我哋呢個年代推介嘅嘢,你講嘅大時代、樓主講嘅星爺系列、黃子華,又係咪後生有興趣、有共鳴嘅嘢呢?
我前排識咗d 去外國做intern 嘅大學生,佢本身係Kong U 嘅香港人,同佢哋講廣東歌,佢哋都係因為謝檸檬開演唱會先知呢個人,更唔知張栢芝係乜水,同佢講林家謙就識,所以我覺得用我哋年代嘅產物吸引佢哋有d 難,可能睇小薯茄佢哋會明多d
就算係香港長大都唔會傳承到你心目中嘅香港精神
成長環境決定一切
但佢唔係香港人呀嘛,無需強求,但我都照會俾佢睇下。
星爺嗰啲冇可能會get到,黃子華嗰啲更加唔會明,有啲人,就算香港人,淨係會明林海峰嗰啲Lv。
我唔明笑點喺邊,反而每年叱咤睇佢覺得好睇
外國長大未必get 到啲笑位。
正如我睇外國嘅standup comedy ,我有時唔知笑位响邊。
由細到大喺廳播當家庭氣氛咁,但唔使特登要佢睇
一開波就棟篤笑太高level啦, 佢睇周星馳鄭佩佩含笑半步釘亦唔會明笑點係邊,
肯講廣東話, 肯寫繁體字, 最多帶佢食下港式食物, 已經當係承傳到
都唔使話喺外國長大,平時喺香港啲細路睇開英文vs廣東話vs某國嗰啲短劇都可以好唔同
通常第三代個 roots 就冇乜,不過樓主個心都好好
我之前試過開林亞珍,小朋友得幾歲睇到格格笑,仲好多話當年,講爺爺婆婆年代的笑話,是我們家其中美麗回憶
有時開長途車悶,我就重溫番啲笑話講出黎,講十次笑足十次
中文唔識寫,起碼一口流利廣東話
啱啱係YouTube 搵到紅豆沙白飯魚
今晚又開來一齊睇先
先前在香港有一齊睇頭條,有好多周星馳電影剪片,好警世,小朋友好喜歡,童年回憶佢再大啲就開來一齊睇。
小朋友大左仲肯唔肯睇,就睇佢童年親子銀行儲得夠唔夠多了
我細細個睇許冠文許冠傑、林亞珍、紅豆沙白飯魚都笑到反肚,仲有粵劇個波叔(梁醒波)。只要佢聽廣東話,潛移默化會有作用,唔使話迫
我覺得周星馳啲戲有啲唔會有香港時代背景,但每個睇的人都會笑。呢啲都會潛移默化令佢哋感染香港人的特質。
例如唐伯父點秋香(彈出彈入)
有個廣東人叫”咩啊”,佢用攪笑短片教人廣東話,我女都好鍾意睇~
睇呢個~好睇~
我都有睇佢啲片,幾好笑,有時會教廣東話嘅正字點寫,都有教學意義
有D字我都唔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