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學都多大6人
我好坦白, 目標就係名私校. “去到英國都要谷不如留港”係唔知英國學校行程或冇能力(供/讀)先會講. 英國最出名就係名私校同大學. 我同啲移英朋友近兩年都互相分享點幫小朋友備試, 唔會扮冇讀書唔谷.
咁點解你要放棄名私校,我無追po。備試左咁耐,你小朋友唔會都覺得唔讀功虧一簣?
小朋友去讀書,你飛黎飛去都得。
講原因又俾人話咩咁矜貴, 冇考慮其他人感受, 唔講了
我小朋友對學業好隨意(讀IS冇考試冇排名). 雖然我地有操題但我地冇咩壓力. 我教小朋友考唔考到都係自己進步左. 唔讀係有些可惜, 但唔等於將來做唔到.
(又提IS同名私校一陣又話我曬. 咩都唔傾最好)
佢仲係小學, 暫時唔會boarding.
我真心唔覺得,唔好唔開心
我覺得人人行嘅路唔同,每個人選擇都唔同,每個人家庭背景都唔同,我都好樂意聽吓其他人分享
好同意
咁我意思又不是只有名私校才能讀大學,只是不希望帶出中學後想升學就不能只求happy既事實,又被批放負或被標纖「港媽」或「怪獸。會唔會有要求到去私校要入oxbridge/Russell groups就家家有求,按自己能力/財力,互相尊重。
當然不只得大學一條路,但根本要有要求就本身不能懶。像有位姊妹講得好岩,想做藍領這裡都要考試要證書,其實在世界任何角落,想養活自己都不能懶。我作為家長當然希望小朋友即使做藍領,都是在有選擇下去做,不是因為佢細個時無建立好學習習慣,沒有exposure 不同興趣,只打機happy渡日,然後自我安慰來到英國應happy,不應谷,happy到夠16歲就無選擇下人浮於事。
我仍相信在State school努力又遇上好老師好學習氣氛又學生資質唔差同本身識諗,都唔係淨讀私校先可上大學,大家都係睇餸食飯者。
冇錯. 我都係能力範圍內盡量提供機會俾小朋友. 各家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同教育下一代.
印象中佢講過因為老公比較喜歡加拿大, V 覺得以全個家庭嚟講英國生活冇加拿大好, 所以先放棄英國名私校.
我都好好奇, 放棄英國名私校後, V覺得書緣同工作際遇冇必然關係. 英國Top 5大學畢業同Top 20的比較, 十幾年後其實收入同職位冇咩分別.
所以V 當時決定從此不再放學術追求在首位, 讓小朋友去加拿大真正自由發展. 唔知咩原因思想又改變咗呢?
人生好多可能性. 有能力就讀名私校, 唔讀亦有其他出路. 所以我冇話非那條路不可.
名私校學術水平係我教學方向指標, 跟住個指標安排學習會明確好多. 香港本地或英國state school家長一樣可以咁做.
去邊度就跟返當地方式生活. 加拿大唔興英國嗰種精英階層文化, 係推崇平等共融. 咁去到就接納當地思想文化, 唔追求學術為上同名校.
我的移民就此完結. 暫不講移民話題了 都開始了安排返港後各項事情.
我觀察左好耐 你係少數無批評人 只係純粹分享自己生活方式
呢到好多人好 mean 妒忌心重 唔需要理佢地
呢度有啲人留言愈來愈rude同帶有攻擊性,不論什麼話題,只要同佢地意見不同就係錯,幾個喺咁圍人單單打打
搞到愈來愈少人願意分享
多謝你.
另一個睇法, 唔去英國, 唔入名私校, 一樣可以以英國名私校課程同水平為目標. 我有啲朋友及同學媽媽都同我一齊咁做, 但佢地唔係去英國. 重點係學習過程, 唔係入唔入到英國名校. 入到入唔到都冇咩大不了.
要同佢地同一立場意見方式咁生活 但又唔可以生活得比佢地好
佢地講嘅野先啱
其實一定有唔少人有興趣想了解英國名私校有咩吸引之處!點樣分名唔名?可以點樣預早栽培?幾歲做啲咩去栽培…等等
如果你有心力又唔介意分享嘅話,開個po講下
我覺得你下一代唔係唔需要谷入名校, 著重學習過程比較重要, 同埋父母夠資源第時做野一樣順風順水.
以前我都有分享幼兒英文閱讀. 不過講真, 喺論壇分享得咁詳細, 換來都係俾人話: 咁細個就要睇書/谷, 係叻既唔使谷, 唔會好似你咁刻意去教(喂! 我係整合全部資料俾大家先咁正規ja! 伴讀時唔會好似上堂教書咁ga.) 點解一定要讀名校, 做人唔係齋讀書, 做你仔女真係慘.
彷彿完全唔教, 唔好栽培先正確. 所以後來都費事整理資料出post了.
你意思係唔需要入名校?
係, 當然入到係好事, 英國傳統名校睇好多方面㗎野,好多例如身份背景, 有咩銜頭. 因為英國階級主義仲係好重. 衰D講句係著重父母多過個細…谷都冇用, 谷自己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