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平均需約600萬元以支持子女成長至22歲

大部分只會怕仔女要佢哋養返轉頭:joy:

3個讚

:smiling_face_with_tear: :smiling_face_with_tear: 做到60歲都搞唔掂

覺悟未夠掛

識得有人住公屋拎綜緩, 大學full grand唔洗錢。平有平養, $0

1個讚

加拿大本地生學費C$3xxx- 2xxxx, 要睇下讀咩學校/學系。

係呀
仲有中小學拎書簿津貼果班學生
近幾年間唔中都有糖食下

如果拎到呢啲津貼、好多都有埋上網費、校服津貼、又借埋iPad 、我見呢傢返半日、拎全津嘅仲可以拎個飯盒返屋企食、lunch都唔駛煮。

有啲機構嘅活動、如果係半津定全津學生、仲可以免費參加。

2個讚

其實去到小學、去人地屋企見到同自己屋企唔同、已經識得比較。

2個讚

我住果層有個單位就係咁
日嘈夜嘈
四個細路playgroup咁
又為左爭個有廁所嘅主人房嘈到成層都知
之後個細佬抽到宿舍成家搬走左

我細個一早就知,不過大家差不多梅就咁囉

但呢傢係
啲生兩三個嘅、去到人地生一個屋企、見到有獨立房、已經會比較

唔好話公屋

就算大家住私樓、生兩三個嘅、可能都係上下格床

生一個就有獨立房

小朋友去到高小初中自自然然會識比較。

3個讚

我想試下case二計埋其他費用。
假設唔請工人,媽媽唔返工,所以要爸爸一個人賺呢筆錢。
住屋錢:我當多100呎,1呎我當一萬,即係100萬。
衣食住行錢,我當餵人奶唔特別加奶粉錢,尿片錢唔特別計,bb用品當有二手唔大洗,一個月3000蚊包曬,3000x12x22=大約80萬
返學書簿校服,一年當5000蚊,幼稚園讀到中學計15年,7萬五。
課外活動,我當ymca興趣班,750一個,一年報4個,3,000,中小學玩12年。3,000x 12=36,000

唔計任何課外活動。加埋上面計嘅200, 600。
1,000,000 + 800,000 + 75,000 + 36,000+ 200,600 = 2,111,600.

其實最貴都係衣食住行,學費相對下唔多

4個讚

係架
人就係咁囉,香港地仲咁物質化

1個讚

你漏咗計媽媽返工收入,另加媽媽心機(天文數字),:stuck_out_tongue:

所以我上面講,當媽媽唔洗返工,唔請工人,要爸爸一個食曬。

媽媽心機無價,就無得計啦

咁一定會,我細個去人屋企見人哋自己一個房都恨啦

但大個兄弟姊妹有商有量,手足互助都係一種情誼

比較就幾有錢都會比較,你永遠唔會係最有錢嗰個

但比較完,以前知道大個會有出頭天,而家知道社會將來冇乜希望嗰下先死

1個讚

我哋細個、同呢傢已經唔同
我哋父母果代受教育同見識唔多、通常都「體諒」到佢哋做得唔好嘅地方

我地呢代、衰極都中五畢業、呢十年經歷左國民教育、佔中同19年社運、冇諗過社會大環境、明知自己經濟條件有限仲生三四個痴長老迫爆、甚至要申請各種福利嘅、真係唔知乜野係教養、覺得有飯食就會大。

敏感啲嘅小朋友、好快會察覺到自己父母嘅行為(都唔好話經濟能力)同close嘅親戚有分別(都唔好話同同學比較)、會講「我屋企好多野好亂」、「屋企廚房啲碗會擺到聽朝先洗,臭曬」、「阿媽日日買外賣」、「我地朝早冇早餐食」、「阿爸返嚟淨係打機乜都唔做」。

去到青春期、就好易睇父母唔順眼

當然有例外,我識得教徒朋友,經環境唔係好,三代住一間公屋,搬入去果陣冇裝修過,入面嘅傢俬多數係教友送,來往嘅教友來自唔同經濟層面,但真係教到小朋友知足感恩唔會去比較。

離左題tim

5個讚

就係要識教,不過現今社會好難

1個讚

香港地始終好物質

1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