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睇群組內用殘體字既人。

我都覺
無禮貌既打英文都乞人憎

1個讚

我係香港大,80後,學校冇教過簡體字,點解樓上咁多人有寫簡體字習慣
我阿媽whatsapp都係打筆劃,都好輕鬆打繁體字架

80s AL 文科會接觸好多簡筆字
去到大學,答券已經唔限深,簡,中文,英文。學術研究同發表唔應該受語言或文字限制呀
但係改券嘅係外國人,咁當然唔可以答中文啦
好睇個 professor 接唔接受,當年接觸嘅 professor係呢方面算開明呀,主要睇內容。
當年資料冇而家咁多,去台灣旅遊重未流行。
除左大學圖書館,有啲人會去深圳睇同買書。
所以我個人都冇乜歧視簡筆字。

90s 年代會考,al, 中史中文答卷都接受簡筆字

1個讚

我讀理科,大學全英文
大學take嘅中文堂都係全繁體嘅
我讀文科嘅朋友都唔會用簡體字

不過我地呢代普通話應該叻過80s 90s AL果一代
我返過幾間公司d senior都普通話勁唔掂 :joy:

我 AL 開始都冇讀文科,不過我知道。
中文中學的同學好多時都寫中文。
大學冇修中文,所以唔知中文點教

理科咁多符號,唔會寫中文
當時有個內地來的professor 同英文教數,寧願佢講返pth. 完全聽唔明。2000年頭大學教書,應該係限一定要講英文教。

不過香港大,就真係唔會識寫同睇晒簡筆字。
依然大部份字會寫返繁體,夾雜幾個簡筆字。
睇我有時要睇成句,單一個字未必識睇

1個讚

我唔介意用殘體字,但唔好用殘體嘅詞語,例如最近學校將"冷氣機"改成"空氣調",調咩呢?調老母?

1個讚

我記得以前返內地都係叫空調,冇空氣調。
可能而家多左不同鄉下嘅人來,所以 pth 都夾雜左好多鄉下話

1個讚

我都係因為細個為左慳錢而買簡體字嘅書睇,平好多,加上讀文科要寫好多字,貪快會寫簡體。呢幾年逼自己戒,盡量寫番繁體。同意樓上所講,啲大陸用語同tone比較un眼,例如「親」,次次睇到都覺得好嘔心,同你有親咩:confounded:

你講完我諗起以前啲同學去堔圳書城。我冇去,因為唔鍾意睇書同讀書

1個讚

同意
新加坡嘅華語係用簡體字

可以推廣返繁體字,冇需敵視簡體字

2個讚

有時間貪快都想寫簡體字,但唔想比人誤會我是內地人, 所以都係堅持寫繁體字

1個讚

有暖氣就叫空調機

反而公車呢啲先古怪

細個返廣州,佢地叫公交車,講講下叫左公車掛

香港叫巴士

我估佢地統一叫公 (交) 車,香港叫公共汽車,公共交通共具
呢啲傳統用語,我明
近年個啲親,乜乜腔,娘娘腔,噶個啲就唔明

1個讚

噶 真係好笑

1個讚

呢個真係搲頭呀

我覺得部份係香港人睇得多台灣人講野先用左某d 詞彙
eg 包包
我睇開d 台灣blogger 真係叫d 袋做"包包" (名牌包)
另外就係"手袋"感覺上唔包括背囊同斜揹袋
所以呢個我覺得無咩問題
唔一定係話有心跟大陸先咁講

相當同意

每種語言都有佢地自己發展,我唔會覺得好笑,主要係唔明同埋有時覺得老土。
香港人講英文有啲都會加個啦字,外國人都一樣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