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書店

圖片

鍾意書嘅人, 有時間去睇吓。

「我哋係一班留低嘅人,所有仲喺香港嘅人,仲做緊記者嘅人,大家有咩開心唔開心,可以嚟呢度圍下爐。」

「窗邊張吧檯,喺一間已結業傳媒搬過嚟,上至總編下至實習都係用呢張檯。」

「純粹係自己望住,有啲嘢仲存在,雖然佢已經唔存在,但好似仲存在。」

「就算你無咗張記者證,又或者職稱唔係寫住 journalist,唔係真係咁重要,記者嘅價值如果可以延伸到呢間書店,放喺度同推出去,deep down 我都覺得自己係一個記者。」

這些現實,作為大股東的阿 Kris 心知肚明,單是書店裝修開支,已經比他原本預算多了一倍,還要是有朋友友情價協助才做得到,「可能賣本書係賺 30、40 蚊,咩都唔計淨係計租,你要賣幾多百本書先 cover 到?仲未計燈油火蠟,自己食飯。」而這些財政問題,他最終的結論是「試吓再算」。是否太無謀了點?

「有謀就唔會開書店,從生意角度係唔合理,最理想狀況都只係餓唔死。」

「我哋計過條數,兩年租約滿做唔住,我唔會因為咁破產,會好窮,但未至於會破產。」

求價值、重理念,或者就是記者的長處,但亦是做生意的短處,岑仔和 Kris 都表示,記者做生意的死穴,就是對錢太不重視,其實可能他們心底,從來無將留下書舍當作一盤生意,而是一種自我療癒,讓自己對新聞的念想,用另一種方式延續,對 Kris 來說,開書舍和做記者,信念是一致的,所以他才在書店的每個角落,種下他自己對做記者的思念,「簡單講,就係我自己暫時做唔返呢一行,但係我想喺呢度,繼續做呢行。」

2個讚

該主題在最後一個回覆創建後90天后自動關閉。不再允許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