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貧窮長者(2) - 數碼化下的無奈 (by X杏館)

PS: 這疫情最欺負的,就是長者們!<–我覺得係正苦玩緊佢地咋

疫情下的貧窮長者(2) - 數碼化下的無奈

這個疫情專門欺負老友記到不得了,染病事大,而當中發生的一些我們以為事少的,都在為難長者。

一次變相「家訪」,實情本是我們到屯門一獨居確診長者家免費作全屋消毒,劉婆婆拿著一包自我檢測袋問:「有人放左幾包野落去我門口袋,唔知乜野?」員工多翻重覆教導她使用方法,最後劉婆婆擰頭:「我真係記唔到點用,我唔係唔想記,係記唔到!」劉婆婆82歲,獨居,柏金遜患者;轉介她到銀杏館接受家居消毒工程的是一名鄰居,一名殘疾人士,很有愛。相信曾有善心人或團體送上福包物資給劉婆婆,都是愛。

另一獨居耳聾的李伯伯說:「我好耐無出街,聽講我唔出得街,幾時可以出去?」查實他圍封強檢後無中招,解封已久可自由。千變萬化的資訊,以訛傳訛的訛息,對於一些長者而言,如何能令他接收到準確的資訊至為重要。

遇過想到來申請飯盒的79歲張叔,那天同時想協助同住籠屋的伯伯申領飯卡時說:「隔離床蔡伯好似確左診,我想同佢拎飯!」嚇到員工面青。員工急忙分享他是密切接觸者,他都要隔離時,為他預備好物資並著他要遵守防疫指引,自我檢測及電話上報結果等。張叔:「點報呀,我都無電話…」一切又從零再開始,如在夢中。

疫情又往往與資訊科技同時並進,能夠掌握數碼化年代的長者,一般都是較有能力的一群。而活在基層的貧窮長者,普遍都對資訊科技是零接觸零知識,所以疫情下的貧窮長者,活得難。

疫情令到人與人之間遙距,但亦可讓大家走得更近。當下的弱勢社群需要被關注,如果發覺有人需要幫忙,請大家試在能力範圍內提供協助,關心鄰居,特別是體弱的獨居長者,看看他們有甚麼需要。

攜手同行,以愛相連,協助他們渡過疫情難關;就如篇首說,這疫情最欺負的,就是長者們!莫讓可惡的疫情得逞!

4個讚

政府支援地區長者,由社工著手。比多啲資源佢地去支援香港長者(尤其獨居無能力極需幫助的一群),唔係不斷張港人錢上繳嚟拍馬屁但唔係真正幫到港人

1個讚

銀杏館深藍

4個讚

我知, 但呢段野都寫得OK…

1個讚

呢啲地區嘢,以前一直都係區議員去搞,識做嗰啲就DQ晒,蛇齋餅糭嗰啲你慌佢會識做呢啲咩

4個讚

可以捐錢俾本地慈善機構
例如苗圃行動,近排做好多幫本地基層市民

邊個欺負長者們都未分得清

2個讚

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抓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抓工會成員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2個讚

該主題在最後一個回覆創建後90天后自動關閉。不再允許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