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呢度,文明只係同金錢掛勾

【香港之哀】

據 Channel C HK 週一報導,屯門興泰樓禁足兩天後,發現一名 71 歲老翁倒在家中死亡。據悉老人有患病紀錄,死因仍在調查,惟老人家中門口仍留有一張禁足時撰寫的「不需派反」字條,情景令人心酸。

這件事是「香港之哀」。

書生報導過,中國「封城禁足」期間,曾有老人在家中心臟病發失救而死、有懷孕八月的大肚婆因無法證明無感染 Covid 而在醫院門口長等至流產,引發當地廣泛輿論批評。

然而,最荒謬與令人作嘔的,是仍然有藍絲反問「這關政府什麼事?」,「獨居老人死在家中,封不封樓也一樣」。

只有真正的奴隸才會說出這樣涼薄低智的說話。

香港本身已經是「極高齡化」的社會,老人佔人口超過 19%,近 145 萬人,平均每 5 個香港人就有 1 個老人,其中獨居老人更多達 15.2 萬。

這些獨居老人本來已因香港長期缺乏「老人政策」,很多處於「貧窮」的狀態,加上近兩年的「防疫限聚令」與「移民潮」,更令他們陷入失去親人照顧,與身心健康危機之中。

雖知道獨居老人本身與親友及社會的連繫已經相當薄弱,他們因長期缺乏社會關注與關懷,常陷入孤獨、抑鬱、焦慮、強迫症等精情障礙;限聚令強迫市民減少社交活動,更令他們連見一見「老朋友」的機會也逐漸失去。

然而,政府從未認真注視過香港老人問題,更遑論防疫後對老人生活的嚴重影響。長久以來,政府只懂稱會派員到家探訪獨居老人,或呼籲有需要的老人可向政府求助,但根據《柏松之聲》所出的專題報告,有 7 成長者表示從未有社署職員到訪 。

關注老人的社會組織也多次提及,不少老人因認知退化、缺乏相關資訊,或行動不便,令他們想尋找求助,也有困難,極需要政府更主動及積極幫助他們。

而香港唯一的「平安鐘」緊急服務,亦非政府所設,而是由社企《長者安居協會》提供(值得一提的是,《長者安居協會》現行主席,正是早前被國安拘捕後釋放的方敏生女士)。

如果一個政府真的承擔責任,照顧社會上的老人,而不是由得他們「自生自滅」,又怎會每年出現那麼多孤獨老人猝死家中多日無人知,或老人自殺的個案?

自從執行全球最嚴苛的防疫政策後,政府從未正視限制措施大幅影響人民生活的後遺症。只是排隊打針和強檢,已經要老人等上三四個鐘;說封區就封區,說禁足就禁足,從沒瞭解被封被圍市民的需要。

政府真的沒有責任?還是問一問,又違反國安?

2個讚

文太長

原link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644834462/posts/478620400302784/

對某些人來說,老人家只有投票時有用(一車車去投)

2個讚

係,呢家各區都爆,但個班忠誠的廢物為老人家做過啲乜?

只係識樓下用大聲公發出噪音多過做嘢,之後人影都唔見。

1個讚

最緊要易管唔好搞到d官出糧,市民生活話之你

1個讚

該主題在最後一個回覆創建後90天后自動關閉。不再允許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