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臨瞓睇十五分鐘書一定得
可以 紓緩情緒?
增長知識、發揮想像、訓練專注、純粹娛樂
我愛閱讀,受益良多
試吓下載學外語嘅app, 每日花十分八分鐘學,學習新語言話唔定第時可以幫到你
信心唔應該來自工作喎
通常無目標先至覺得迷失 不如培養下興趣
做主婦最經常接觸廚房 鑽研下廚藝?
又實用 又可以搵屋企人試味
我比兩個勵志例子你,真人真事,朋友:
1)一個住公屋嘅ftm,十七歲就結婚,養大三個之後做校工,四十歲時突然想學美容,結果成了一門手藝,開咗兩三間美容店
2)一個學校文員仔,又係十八歲就結婚,生咗一個之後老公想佢生多個,佢唔肯,佢諗緊係咪就咁就一世,結果佢去讀社工,由cert到dip到degree,已經成為註冊社工,職業女性
下一代都有兩個故事分享:
兩個都係新界公屋仔,成長背景雜,父母冇讀過書,年紀相若,應該而家近五十
一個當年會考幾優入中大,然後公屋換私樓到幾層私樓
另一個又創業又冇份工打得耐,離婚返公屋住,到而家攞綜援
所有嘢係你點樣選擇,我都係劏房出身,由細到大著二手三手四手衫。到舊樓到而家普通私樓,一份中層牛工,一架二手日本車,幾個學位,一個老公,典型七十後
對於我嚟講,養大啲細路,佢哋健康快樂成長,我就已經好有滿足感
唔一定事業有咩發展,搵到幾多錢先叫成功
但我認為ftm都應該花時間豐富自己嘅人生,可以係讀書,學嘢,做運動,搵份part time…
總之我唔會將我嘅人生淨係奉獻比家庭,但我又唔覺得一定要事業有成,中間攞個平衡
問吓你自己最想要啲乜先,唔好成日覺得呢樣無可能,果樣無時間做,咁樣就真係會咩都做唔成
工作、嗜好、學問、金錢、家庭、外表全部都可以define自己,但唔需要側重或執著一樣
可能之前一直有返工, 到冇返工嘅時候 身邊嘅朋友同事突然間好似冇曬咁。。。覺得個人好似 得番仔女同老公, 冇曬動力
我覺得畀心機湊大小朋友固然重要,但“搵番自己”都好緊要,因為見好多媽媽到仔女大左飛出去時會極度迷失,因為之前廿年所有心思都只在仔女上。另一種媽媽湊小朋友之餘都有自己嘅空間,可能係工作,可能係嗜好,到小朋友大左時都比較能適應自處。
我阿媽就係咁
照顧同教導小朋友已經好唔簡單,你要欣賞自己。
除咗屋企,你都要有自己時間,睇書又好、聽電台又好、接觸流行文化(追星)又好,每日都有點時間做自己鍾意嘅事。我覺得今日嘅自己知多咗嘢、識多嘢就已經比昨日嘅自己進步。
幾個學位好勁呀
以前老細迫我讀,呢幾年自己讀
夠洗夠食,仲可以親自陪伴小朋友成長,其實都好唔錯,或者諗下當初做ftm的初心?
呢個真係好重要嘅提醒
你已經比好多人好,有屋住,2,3千蚊租,夠食夠洗。。。唔洗捱貴租已經比好多人好架喇。。
講真,而家有間公屋先係人生勝利組,仔女大左生生性性可能會好大改變架,比d心機教。。。
我都想有間公屋。。
我係呢種,除咗返工,仲學彈琴學拉大提琴,又鍾意鈎織,個仔13歲去咗留學,都唔會好失落,到而家返咗台灣退休,繼續彈琴拉琴織嘢鈎嘢,仍然好有寄托好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