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增116確診 其中30宗無源頭再創新高 足迹遍全港

新冠肺炎疫情未平,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今日(2月2日)大年初二新增116宗確診個案,當中13宗為輸入個案,其餘103宗屬本地病例,其中17人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懷疑感染Delta變種;另有71宗疑染Omicron;餘下15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進行基因排序。本日有30宗源頭不明病例,再創新高,張竹君形容「疫情是向上,尚未到頂」,需要持續留意情況。本港個案至今累計14,442宗。另錄得逾110宗初步個案。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瑪麗醫院1名77歲女病人(個案編號:13400)情況危殆,她本身有糖尿病及高血脂,染疫後沒有病徵,上周一(1月24日)入院,由於情況轉差,昨夜(2月1日)大年初一入住該院ICU。根據紀錄,患者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居於黃大仙豪苑1座,屬倉鼠相關群組。

葵芳邨葵歡樓06室懷疑出現垂直傳播,但喉管沒有問題,懷疑是空氣傳播,開抽氣扇抽入樓下帶有病毒的風,所以24至25樓06單位會撤離。大埔美新大廈B單位有相連單位出現個案,13至18樓B單位需要撤離。另外,屯門大興邨興平樓同樣出現垂直傳播,涉及的21號單位有3宗確診個案,中心已到場調查,全幢21號單位住戶可能全部或個別撤離。

新增相關個案方面,有2人去過深水埗鴨寮街昌福大廈1樓B室,曾有約20人到場拜神,該2人都沒有脫口罩或進食,但當局相信該址已出現傳播。張竹君指當局會要求28日去過該寺院人士強檢。沙田體育學院有2人確診,1人為初步個案,該2確診者會周圍去,所以體院都需要強檢。

劉家獻公布,港大研究顯示只要患者病毒量低(ct值高過30),傳染性亦減低,過去7日平均每日有120人入院,住院中位數增加到17日,尤其是年長及兒科病人的中位數有20日,故修改出院指引,病人只要有2個相隔24小時的病毒陰性,或3個樣本ct值高於33,或檢測陰性,加上一個ct值樣本超過33,發病又超過10天,就符合出院準則,料準則更新後會有約50至60名病人可出院,惟醫管局會確保有關病人沒有病徵,病毒量及傳染性低,他們出院後要隔離14天及進行測試。

今日多區新增30宗源頭不明個案,再破紀錄,其中3宗涉及Delta變種病毒,分布在康怡花園、西營盤三街、黃大仙、土瓜灣、藍田、彩雲(二)邨、將軍澳、寶琳、天水圍天澤邨、元朗水邊圍邨、屯門蝴蝶邨、荃灣、大圍、沙田排頭村、馬鞍山、太和、太湖山莊、粉嶺等,還有2人持行街紙。目前愈來愈多源頭不明個案,潛伏期短,但發現時已經有多人感染,情況非常嚴峻,張又指近期各種地方及體院亦出現小型爆發,料在新年後或會出現幾何式爆發,呼籲市民留意個人衞生。

2個讚

豪苑隻倉鼠明明陰性架嘛

1個讚

有呢啲人,打哂針都清唔到零。

1個讚

衰啲講句,全港確診唔洗煩,入營都慳番,與病毒共存繼續返工返學。

3個讚

都係,其他地方一日都萬萬聲確診,人哋又係咁過。又party 又遠足,咁先係人生。唔通要攬住口罩過世咩。

3個讚

呢隻O仔傳播力咁快,點樣檢測捉人入營都係截斷唔到,真係唔好再執著…係時候真係要放手。

1個讚

全港區區都係。
即使唔落街,樓上樓下都有機會垂直傳播。
對疫情唔可以掉以輕心,但亦唔使過份擔心,做足清潔,戴好口罩,不要俾疫情影響心情咁樣會好過啲

都共處第三年,都唔知仲要爆幾多波,清零有點遙不可及,只希望快點回落返去低確診數字已經好好:pleading_face:

1個讚

呢頭不明源頭
個頭又來港易

3個讚

晚市有排停。。。。。
食肆好慘

該主題在最後一個回覆創建後90天后自動關閉。不再允許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