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10月出返嚟
“野人老師” 10月3號首播
好認同呢段
“姜濤唱歌最吸引人之處並非唱功,而是他天賦的歌唱演繹能力,而正正基於這個原因,他的歌才能感動人,而不是一刻的曇花一現。姜濤唱歌就是憑著真正和即時的感情投入,那種真實,絕對不是每個細節位置都經過精心鋪排、或者總是想著在哪個位置要炫技的刻意造作”
姜濤嘅獨特之處係歌唱演繹能力
聽歌如果只要求唱功唔會聽姜濤,亦唔會聽其他香港歌手
如果要唱功我會聽返歐美歌手
sandtales.hk
Sand Tales x 阿媽有咗第二個
《回家真好》沙畫
方晴也回家和美鳯姐、子軒過中秋了,祝大家家好月圓,中秋節快樂! We miss you so much!
姜濤混血表妹楊佳琪Angelina爬頭拍Netflix美劇 背景強大被指係「翻版苟芸慧」 - 雅虎香港
佢表妹身材好,但樣就唔係我覺得靚果type
不過連登仔將佢踩到一文不值
好彩呢排有“阿媽”睇
仲有幾首“新歌”聽
如果唔係仲難捱
D人甘無聊。
睇睇下都幾靚,開頭睇唔覺得。
暖心電影分享
謝謝DJ Lucas的贈送媽的星寵兒首三日交換券,
雖然這三天都是颱風天,
但為了不辜負Lucas 贈票的心意,
我揪了朋友無畏風雨的往台中出發
原片名是阿媽有咗第二個的 「媽的星寵兒」
是一部很暖有笑點也有洋蔥的電影,
電影中有些許日常小事,內容不衝突無違和,
彷彿一切都發生得很自然流暢,讓人會心一笑,
隨著劇情可以感受到角色們待人處事的善良和溫暖,
『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被重視的一個…』
電影中的對話字字珠璣同時圓融,在內心激盪出溫柔的迴響,到最後都是圓滿的和解
這部非常適合親子一同觀看,相信會有很棒的感觸,
(建議國小高年級或國中以上,聽不懂也能看得懂)
電影名跟電影非常襯,可以感受到取名的用心
演員們的演技十分到位,男主角姜濤和柳應廷非常帥,女主角毛舜筠演得好真好暖,都很推
整部戲的音樂配得非常好,舞台聲光表演也很讚,
這樣磅礡的氣勢,只有進電影院才能感受到
我特別喜歡看姜濤跳舞,他跳舞的畫面都超好看,
片尾曲一下,我馬上google姜濤和柳應廷,
雖然我很少聽香港歌曲,但電影一看完馬上就被他們圈粉
我最喜歡為了夢想而一直努力的人了
謝謝龍祥電影粉絲專頁引進優質港片,雖然這部戲上映的電影院不多,卻都是適合看電影的時段,
好電影需要進戲院支持,這部我想再去二刷,
帶我小四的兒子一起去,由衷希望他跟得上字幕
馬來西亞 星洲網
認識姜濤和柳應廷之作___《阿媽有咗第二個》
從劇場跨界影壇的香港導演彭秀慧,其榮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的首部編導長片《29+1》是個人相當鍾愛的一部作品,電影講述女性邁入30歲的迷失、成長與從新開始,真實而有共鳴,部分融入舞台劇呈現手法,獨樹一格又不突兀,加上演員調教極佳,不論是劇本、演出或鏡頭語言都教人滿意。
《阿媽有咗第二個》是她時隔5年的第2部編導長片,題材依舊聚焦女性,這次故事主人翁是個中年母親角色,毛舜筠飾演的美鳳,曾經是樂壇金牌經理人,她在婚後選擇放棄工作,過著相夫教子的師奶生活,直到兒子計劃出國深造,她決定重出江湖,在面對婚姻和兒子「雙失」前,找回屬於自己的價值。
片名直截了當地道出,這是有關母子情的電影,媽媽身邊確實多了一個人,但不是出軌對象,而是有著母性情感羈絆的經紀人與歌手關係。由於主演的兩位年輕男演員是香港人氣男團MIRROR成員姜濤和柳應廷,無可不免地在篇幅上有些商業考量,尤其前者。於是,本該作為全片靈魂人物的毛舜筠,角色重量有點被削弱,儘管故事依舊圍繞著她展開,但影片並沒有好好書寫中年女子重出社會後所面對的難題,比如身處娛樂圈,僅靠當奴飾演的不知感恩後輩角色及嘴臉,似乎過於簡化。而美鳳的造星過程也毫無波瀾,過於理所當然,不禁疑惑音樂學院突然成立藝人唱片部?何來那麼多資金下巨型廣告?
電影時長超過兩小時,不得不吐槽,姜濤錄音段落佔據太多,即使理解全片選曲都有其含義,歌詞緊扣角色和劇情,但沒必要每首歌都完整播放,若各自剪成半首,多點著墨為何美鳳與子軒母子會產生情感裂痕,以合理化後面的彼此相依,並加強方晴對親情的渴望、對美鳳的依賴,深化三人生活的轉變,相信效果會有所不同。
撇開敘事上的剪輯硬傷,電影無疑看得出導演的用心,如三人同桌吃飯的疏離到親密、方晴項鍊的代表含義等細節處理,這類題材很容易趨向煽情,可喜的是,導演把控得恰到好處,尤其結尾的去留與抉擇,頗為動容。不禁會有所聯想當下的香港局勢,不管是留下或離開,別忘了依然有人在香港這個地方,掛念著你。
三位主演的角色都挺鮮明,毛舜筠一如既往地好,同樣是扮演母親,有別於上回摘下金像獎影后《黃金花》的悲情媽媽,特別欣賞她展現了美鳳一副養尊處優的狀態,對外是個家庭和諧的幸福師奶,把丈夫出軌的內心感受隱藏得很好,工作上則是個辦事能力極強又可親的女上司。因此,不論是跟丈夫在臥室的攤牌戲、與兒子在車內及客廳的兩場衝突戲,還有廚房煮麵和方晴對話的場面,當展露情緒時,衝擊力就更大,且讓人記住。
姜濤和柳應廷首部進軍大銀幕之作,表現不俗,部分大馬觀眾對他們仍不太熟悉,本片不失為認識他們的好機會,可惜本地映期非常短。方晴的歌手身份,宛如為姜濤量身打造,美其名叫做回自己,鏡頭前頗討喜,目前所見,是演員魅力大於角色,演技仍有待改進;柳應廷倒是予人驚喜,觀影途中完全忘了其歌手形象,讓人信服子軒是個學霸,他亦沒辜負角色,情感的細微處與爆發點都拿捏得宜,預計明年金像獎最佳新演員入圍名額,至少可搶得一席。必須一讚,導演充分展示她身為戲劇導師的能耐,不僅兩位主演,一班年輕配角都調教得極好,演出都在同一個節奏點上,看得舒服。另外,久違的尹揚明和羅永昌導演個別飾演有缺失的父親角色,即便戲份不多,演出相當精準,讓人留下印象!
這是一部優缺點都明顯的溫情作品,《29+1》給我一種童話式的真實,有溫度和錐心刺骨,《阿媽》倒是相反,題材明明寫實,卻過於美化。無論如何,彭秀慧實實在在地展現了她的導演能力,依舊值得期待。
No.222。4/9/2022
星洲日報。「快樂星期天」週刊
聲光色影。費林影室
6分鐘介紹剪輯[守下留情] 何亨訪問姜糖
半小時完整訪問重溫:
RTHK1 [守下留情] 7/9/22 Part 2
澳洲 SBS Cantonese 廣東話節目 fb
《呀媽有咗第二個》在澳洲上映後反應熱烈,導演彭秀慧接受本台訪問時,指自己視電影為出道作,並表示好高興能邀請到首次參與電影制作的姜濤及阿Jer與她一同開拓與嘗試。
由舞台劇轉戰電影的彭秀慧、自編自導的第二齣作品《呀媽有咗第二個》,在香港大收三千多萬票房,澳洲上映時亦反映熱烈,彭導在接受SBS中文廣東話節目的訪問時指,比起她首部執導的作品《29+1》,她會認為今次才是她真正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我感覺這才是我的第一齣電影作品,因為《29+1》的創作已醞釀了十多年,而我亦對著這個劇本很多年,對如何演譯這個劇本已很熟識。」
…
「而今次是我一次新的經驗,亦是第一個故事不是由我自己個人出發,而我真的嘗試去客觀描寫一個新故事,亦是一寫完就開拍,而基本上你能思考及沉澱的時間比以往短很多—短了十多年(笑)。」
「但我覺得今次我能夠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當然仍然有好多事情可以學習,但我的感覺是我已經理解自己在做甚麼—亦可能經已有第一次的經驗。(但)今次我覺得複雜很多,我想嘗試的東西、或要做的事情亦多好多。」
…
「我覺得這個起點很有趣,有一天我就想,不如就用這個角色的身份去寫一個故事,所以就寫了(女主角)美鳯這個角色,但其實她與花姐卻完全不一樣。」
而雖然彭導指,今次的創作並非如以往的作品一樣從自己的經歷與感受出發,但其實電影亦暗藏了她的影子。
「雖然表面上美鳯與我無太大關係,我亦不是別人的父母,但我亦是別人女兒,對於覺得自己同父母有距離這件事我亦很理解。」
「別人問我如何創作(反叛兒子的角色),我會話我亦曾經青春過、曾經亦反叛過,亦曾經覺得自己不屬於屋企,或者家人不明白我。一定有這些感覺寫了入劇本,尤其是那些『頂撞』(語言衝突)、與家人對罵的說話,很多時自己都有衝口而出說過一些很令對方很傷心的說話。」
「另外,這個作品與我以往的作品都有共通之處,我喜歡寫人內心的孤獨與不安,這可能源自我初期寫獨腳戲,因為一個人何時會開始有最多感受,就是你覺得自己只有一個人。」
「而這齣電影的三個主要角色,加上他們身邊的其他角色,他們都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或者很渴求別人明白,這種孤獨、以及如何解開生活的不巿,亦是在我的創作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命題。」
而對於第次參與電影的姜濤及柳應廷的表現,彭導認為自己亦是新導演,並不適合作出評價,但她很感激兩人與他一同開拓及作出嘗試。
其實每一個我想找的演員,我會覺得他們適合,但也並非百份百如願。就算姜濤同樣亦要經過試鏡。」
…
「(找姜濤則)好直接,因為在我開始寫劇本的時候,其實我亦認識了姜濤,因為他是我演藝班的學生,而我覺得這個男仔在我在電視見到的他很不一樣,而且他的特質很特別,亦很有趣,亦其實很有吸引力,亦覺得他應該在演戲方面發展。」
「不過說真的,姜濤演戲時,並沒有好像他在舞台上的吸引力,因為他真的很喜歡在舞台上唱歌與跳舞,但演戲他可能沒有太大信心,並沒有表現出『我一定要演戲』的精神 。」
「即使他來上堂,都要很多次之後他勉為其難來上,但並非是因為囂張,而是他缺乏信心,擔心自己不適合或做得不好。亦正是因為我覺得他有這些特別的元素,因此我寫劇本時很容易就將他的特質投射到角色內。」
「兩人是首次參與電影制作,而我某程度上亦是新導演,所以電影的所有事情,我們都是共同去開拓、去嘗試。」
「我好開心他們兩位參與這齣電影,亦覺得經歷過這麼多遴選,他們兩人是最好的配搭。」
…
更多訪問詳情,請留意足本錄音。
《媽的星寵兒》(香港原名《阿媽有咗第二個》,2022) 是香港導演彭秀慧的第二部劇情長片,以一名企圖東山再起的昔日流行歌手經紀人為主角,成就一部結合女性、親情和流行歌曲的動人作品。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在丈夫勸退職場、在家相夫教子十多年後,美鳳決定返回專業領域,甚至希望能再度擔任歌手經紀人重拾熱情。起初她屈居於昔日音樂圈好友的兒童音樂教室,卻偶然認識懷才不遇的年輕人方晴,令她企圖捧紅唱歌跳舞皆潛力十足的方晴,也證明自己當年慧眼獨具的寶刀未老。然而,她外遇多年的丈夫終究離家,令即將出國留學的兒子子軒在父親缺席下徬徨迷惑,更因母親「移情別戀」甚至搬到家中與他們同住的方晴,令他深感受到冷落,但三人也意外地成為打開彼此心結的契機。
《29+1》(2017)後,這次彭秀慧繼續呈現時下女性的處境,但焦點轉移到五、六十歲、企圖尋找「第二春」的中年女人,不過這個第二春並非愛情,而是年輕時錯過的大好前程與夢想。彭秀慧完全避開任何愛情元素,以免落入陳腔濫調,所以方晴與子軒之間原本能夠順理成章的純愛戲碼也僅止於暗示,能夠理解此舉是為了避免加油添醋造成失焦,也成功創造耳目一新的脫俗感,但本應放在女主角身上的重心仍轉移了不少,角色之間的連結也塑造不足,方晴與父親衝突親情戲碼的生硬突兀也是敗筆,不過企圖面面俱到地關照三名主角的用意,仍相當值得讚許。
流行歌曲元素無庸置疑地是本片的一大號召力,飾演方晴的姜濤本身即為當紅歌手,所以選擇以本片初登銀幕,更有一份現身說法的意義,他也展現歌唱之外的演戲才華,稱職表現開朗中身懷憂鬱的角色設定;與姜濤出自同一歌唱團體MIRROR的柳應廷,雖沒如他獲得也能一展歌喉的角色,但也以子軒一角內心衝突的強烈張力展現演技潛力,也小小獻唱了一首英文插曲。如同《金枝玉葉》(1994)等片,片中也有多首原創歌曲,甚至邀得經典金曲〈追〉的黃金組合李迪文與林夕再度創作姜濤與古巨基合唱的又一動聽曲目〈愛回家〉,令本片也有一份再現經典香港電影類型的意義。
復出後持續朝演技之路邁進、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的毛舜筠,堪稱以此角飾演為了家庭急流勇退的親身經歷,演來自然入木三分游刃有餘,她也把幫助方晴的善體人意,以及被迫對兒子坦承家庭真相的隱忍傷痛,演得絲絲入扣動人至極,戲分雖被兩名年輕主角瓜分不少,仍成功擔任撐起全片的靈魂。
文雋有係YouTube講阿媽,佢引用人地說話套戲太漏bou, 不過好彩用左姜濤Jer 呢d爆紅先有甘既票房,同埋有講方晴呢個星好似天跌落來甘,意思話呢部分拍得唔夠,佢講係最中肯,同真係專業。 佢有打電話比彭導同佢傾,所以唔係話為左踩佢。
我個人真係覺得嘥左姜濤,希望第日有人幫佢出一套勵志片。
emperormotionpictures
阿媽宣布港澳票房衝破3500萬了
美鳳真係哈哈哈呀!
講開又講,留言講下你哋覺得呢套戲邊個位你覺得好好笑㗎?
我講先:
當子軒話「睇得出…」
謝謝你們細水長流的支持
阿媽繼續
又笑又喊 感動上映!
https://www.instagram.com/p/CiXQULWJvvq/?igshid=YmMyMTA2M2Y=
YouTube music 轉左姜濤做 playlist icon
https://www.instagram.com/p/CiXGX6ePwnq/?igshid=YmMyMTA2M2Y%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