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務政業: 徐懿] 留下來嘅人

就算有BNO,冇學歷,冇乜資金已經好難走 :sob:

視乎呢批乜都冇嘅底線同接受能力去到邊。
如果肯學英文,人際關係ok,唔介意做d勞動工作由低做起,又刻苦耐勞嘅,不妨探索下。
探索完可能最後都揀留低,但起碼努力過。
探索完亦有可能搵到出路。

係外國,學歷唔代表一切。
但絕對要有正確態度。

5個讚

睇長遠d,香港返唔到轉頭架啦

1個讚

認同,性格同埋決心決定一切
有人學歷唔高但肯學英文肯融入當地圈子就可以殺出一條血路
有人學歷高相對搵工要求又高又唔肯融入嘅,就難適應外國生活

但無論係邊一種,初初嚟到要適應嘅過程都辛苦

問題係你覺得要適應“新香港”難啲定“新生活”難啲呢?自己決定

7個讚

呢句係真。相信總有啲人過到去都係同返香港人玩,冇融入當地。亦有啲人好肯捱。

係,去外地生活,學歷唔代表一切同預咗由低做起。不過加拿大嘅救生艇計劃已經要有一定學歷同近幾年畢業先可以申請。
就算肯去到當地讀書,對我呢類單拖帶小朋友嘅嚟講似乎唔可行。(BNO另計,雖然都要考慮小朋友。不過我都唔使諗:disappointed:)

冇家庭負擔,符合救生艇嘅要求或者肯重拾書本,就算資金唔係話好多嘅,我都會支持佢地去闖吓。走得一個得一個。有BNO嘅更加要走。

4個讚

香港將會係點,大家都估到d
外地會係點,起碼仲可以駁一駁

香港人核心都係返工問題啫

加拿大同英國應該夾埋一齊去分流:
英國 - 有bno嘅一家大細
加拿大 - 無bno嘅年輕人,最少有hd、asso已經走得

4個讚

係呀,兩樣都唔符合就只得留守呢條路。
希望冇走嘅人,將來仲可以喺BD暢所欲言,同走咗嘅人update吓近況。

雖然,可能性好低。

1個讚

係呀,過咗30又有小朋友父母又開始年紀大就難啲移民

但20出頭嘅後生仔真係應該好好把握呢個機會
讀完書攞埋身份可能都未到30歲
到時仲可以申請父母過嚟退休
下一代就可以喺外國自由自在長大

5個讚

:see_no_evil:唔洗咁灰,後生嘅可以搵合資格嘅另一半,或者考返個專業資格都得

有細路而家先走得最多

2個讚

呢個係assume香港仲係好搵錢嘅地方,人去搵一個地方長住,一係有愛,一係有錢搵,而有錢搵呢個定義係相對,無絕對。 例如,一個人如果對英國和香港都無特別嘅愛,咁錢係一個首要條件去決定,以前97後至未發生咁多事之前,香港係好搵錢過英國,呢個係事實,就算去到依家,好多人去到嗰邊人工都少好多,呢個都係事實。

呢三類人士,得一個共通之處,係無愛,只為錢而來。第二類人實力最好,應該仲有外國護照,佢地唔會陪你捱,有咩事走得最快。 第三類人,係最廢,香港消費點都貴過好多上面嘅城市,搵唔到錢,生活太差,都會走。

最後走嘅係第一類,有糧出就留,無糧出,call 下第二類睇吓有無其他好出路先?

3個讚

隔離登世界大好多,
見唔少後生一支公移民,有男有女,資金肯定唔夠bd 家庭客多,
近排見到一個去左德國一年都唔夠,當初一句德文都唔識,而家一樣生活得正正常常,
想走嘅真係唔好咁快妄自菲薄

7個讚

換血係正常發揮, 問題係留低既可能係冇條件走, 最驚日後被迫改變自己去迎合, 因為唔迎合就死路一條

2個讚

喺北美呢邊有好多來自印度或者大陸嘅留學生,話自己屋企好窮要借錢先至比到一個機會佢哋出國
呢班窮學生根本冇「唔得」「適應唔到」「搵唔到工」呢啲options

香港嘅後生仔,衰極都最多係要做兼職賺生活費,比起其他留學生甚至當地後生仔都唔算窮
仲有,以前啲父母要用幾百萬送個仔女去讀大學度攞PR,今日呢啲救生艇計劃真係優惠啦

2個讚

呢樣真,雖然有好多揸跑車,但一樣唔少搏晒命要留學/做pr,搵盡方法做pr 嘅故仔聽唔少,其實好可悲

3個讚

未迎合就比人玩殘
睇下維他奶

又咁

由環境好去環境冇咁好嘅地方

同反轉 諗法都相反

1個讚

後生嘅梗係多機會啲啦,支持佢地tim呀!

只係我呢啲都三字頭,有小朋友,另一半唔肯移,自己冇資格,冇渠道冇能力單拖。講得好聽啲就留守到最後共存亡,但其實同等親眼親身見證"十年" 嘅預言冇分別 (本地蛋,方言)。

不過我呢啲死又一世,唔死都距離半世不遠(當70歲命),走唔走都算了。最唔開心係小朋友嘅將來,送出國又冇能力。幫唔到自己嘅小朋友,都想其他人嘅後代同後生保得住。希望我灌輸俾自己小朋友嘅自由民主係咩嚟可以入到佢腦,盡力抵抗洗腦…(冇選擇餘地就唯有阿Q精神大法…)

sorry, 忍唔住放負。

2個讚

一樣。 共勉之。

1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