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種學校,你想小朋友讀邊一種?】
原 post: https://www.facebook.com/NotYourUsualEdu/posts/189477322851693
美國有個教育學者去咗唔同學校研究,發現啲學校分咗4 類。
你哋估下啲種類係點分出嚟? 香港嘅學校似邊一種?
你又想小朋友讀邊一種? 點解呢?
【第 1 類】
-
老師俾好多 steps 學生做 task,學生要逐個 step 跟晒嚟做
-
老師好少解釋點解要做啲 task
-
做出嚟嘅嘢唔理結果係啱定錯,無跟 step 做就係唔啱
-
老師好少講「唔該」「請」,多數都係俾指令,例如「坐低!」「同我收聲!」
-
學生日日都會諗啲嘢反抗,整估老師同擾亂秩序,例如扮跌親、互相偷嘢,老師日日都鬧,學生見到老師嬲會好開心
【第 2 類】
-
答到正確答案為之「啱」
-
要跟指示 / step 做嘢,但學生有時要自己思考,做決定先知啲 step 係咩
-
正確答案通常都係喺書揾到 / 聽老師講
-
答案通常都係短字短句,背資料 / 日期
-
答案要寫得靚,寫到整整齊齊
-
學校俾嘅 task 通常都唔需要「創意」;唔會特別要求學生表達自己想法,就算真係會,都會話係課文嘅「額外趣味部分」
-
課堂管理通常 based on 一啲外面定嘅嘢,例如要守校規,跟鐘聲轉堂;學生答案對錯係跟教科書
-
學嘢會有個思考過程,例如做數要知步驟,但係啲步驟係跟書睇返嚟,唔係學生自己諗出嚟
-
學生,老師都會話攞到「好成績」好似贏到樣嘢咁,可以出去社會用嚟換「大學學位」或者「一份好工」
【第 3 類】
-
著重創意同獨立思考
-
不斷要求學生運用學咗嘅知識
-
功課通常都會鼓勵學生表達自己,例如寫故事、寫個人意見文章、整自己嘅 poster 同手工等
-
要求功課要有獨特性,唔可以同其他同學一樣
-
學生做功課要 follow 嘅規則唔多
-
「學生自己滿唔滿意自己表現」係重點評分準則之一
-
學生連數學堂都可以自己設計題目俾同學做
-
學生上堂做嘢時,可以企喺身,周圍坐同坐地下
-
老師好少鬧人,通常都會想同個學生「傾掂數」嚟解決問題
-
學習過程鼓勵學生自己探索同發現知識
【第 4 類】
-
著重分析,學術能力
-
上堂嘅老師會同學生討論要用咩 steps 去解決問題;老師會引導學生自己諗啲 steps 出嚟
-
重視「正確答案」,不過唔係剩係睇書 / 聽老師講,學生可以反駁書裡面嘅答案
-
學校無鐘聲,學生返到學校可以自己入課室做嘢先;學生轉課室唔洗排隊,可以自己走
-
學生上緊堂嘅時候可以自由出入課室,但通常因為學生自己緊張學業而無人走
-
學生有時會反叛或無禮貌,但老師提完「只有你自己控制到自己」,學生就會聽話
-
無第 3 種學校咁著重創意 / 獨立思考
-
學習內容多,比較難同更學術性
-
學生唔係從探索中學習;學校著重教唔同思考方法同邏輯,重點教不同系統嘅元素同運作
-
學校強調「只要思路正確就會得出正確答案」
-
學生同老師互相尊重,互相平等對待 (teachers treat students as equals)
-
學生要學識管理自己,之後領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