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倡手腕量體溫 醫生斥誤導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1223/DL4HGLJPMBAMBLFLZGVXA67I5Q/

衞生署倡手腕量體溫 醫生斥誤導


■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手掌溫度易受天氣影響,應改以手腕等量體溫。

【本報訊】疫境之下,市民已適應每到一個地方便要量體溫的習慣;但最近氣溫驟降,不少人用紅外線測量手掌溫度時,儀器均顯示「Lo」或33℃以下的超低體溫,有網民因此訕笑「冬天冇人發燒」。衞生防護中心昨在fb發帖「教路」,提醒手掌溫度容易受天氣影響,應改以手腕等被衣物覆蓋的部位量度皮膚表面體溫,讀數才較有參考價值。

本報實測 屢有偏差

根據中心資料,由於手掌較常暴露空氣間,皮膚表面溫度較易被天氣影響,故不建議用手掌表面溫度作準。中心建議冬天應以手腕等部位代替手掌量體溫,因為手腕被衣物覆蓋,溫度較有參考價值。

本報記者實測發現,用手掌量度,多次顯示「Lo」(體溫太低)或33℃以下讀數;手腕量度的體溫相對較高,曾讀得36.1℃的正常體溫,但有幾次顯示32.4℃的「超低體溫」。額探體溫讀數偏差最少,多次量得36℃及36.1℃。

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曾祈殷認為中心的建議「簡直係匪夷所思」,「作為一個政府機構,點會建議咁樣量體溫?」他指額探是紅外線體溫計的正確用法,若手腕溫度較額探更具參考價值,「你有咩醫學文獻支持?」他擔心中心的建議會誤導公眾,提醒市民若懷疑發燒,應以耳探、口探等常規方法量體溫。

手掌量體溫一直被指有欠準確,食衞局長陳肇始早前到葵涌石籬社區會堂臨時檢測中心視察時,曾用右手掌探三次熱均量不到體溫,結果改用左手再探才可入場。

西醫變中醫?手腕?聽脈搏呀?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

1個讚

大大係咁量

1個讚

係咪手腕近 central body 過手心呢?所以覺準 d? :roll_eyes:
如果最準一定係探肛喎! :relieved:
去商場食巿咪要除褲度下幾度先比入?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

其實一直都唔明點解用手掌探熱,呢招喺邊度走出嚟?:rofl:

由太陽咁溫暖嘅刁大大開始

1個讚

:rofl: 真係好温暖


你地班港英訓練嘅醫生識d乜,信政府

我都係餐廳度聽過有中年男人大大聲講話大陸依家全部係量手腕,其實應該係量額頭最準,手掌都唔夠準

次次量手任何地方都冇一次測到有溫度,所以已經放棄直接用額頭算 :joy:

該主題在最後一個回覆創建後30天后自動關閉。不再允許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