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雪卵發現卵巢衰退 單身媽媽豪花60萬赴美國進行試管嬰兒

(入內有片)

今年41歲的Arwen Ma是一位「單身」媽媽,一年多前她花費約$600,000前往美國進行體外受精及胚胎移植(試管嬰兒),成功誕下愛子Derwen。雖然成為媽媽,但卻沒有經歷過結婚、離婚,甚至沒有另一半,未來要母兼父職絕非輕鬆事,但當初Arwen並非一開頭便萌生單身產子的念頭。

過去任職公司業務發展的Arwen一直為事業打拼,工作二十一年間有九年一直讀書進修,最高峯時一星期上五天課,每晚工作至凌晨三、四時,Arwen直言:「當時年紀尚輕,覺得仍有時間,因此在感情上時間分配不太妥當。」雖然她不乏戀愛經驗,卻沒遇上能令她付託一生的對象,兩年多前單身的Arwen自覺年紀漸長,決定進行冷藏卵子(俗稱雪卵),希望他日遇上真命天子時可共組家庭。可惜事與願違,在詳細檢查下醫生發現她的卵巢功能出現衰退,卵巢中的卵子儲備數量比實際年齡低。

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醫生明言卵巢功能衰退難以逆轉,即使選擇雪卵亦要進行很多個排卵周期,方可儲存足夠卵子應付日後進行試管嬰兒所需,而且三十九歲的卵子質素不見得優質,進行試管嬰兒亦未必百分百能成功,更表示當刻進行試管嬰兒或許是更好選擇。但根據香港現行法例,只容許註冊夫婦進行試管嬰兒,所以Arwen的當務之急是調理好身體,提升卵子質素,為雪卵再作準備,她終於意識到健康的寶貴,「原來沒愛惜身體便有如此結果,即使有很多金錢、很高學歷、很好工作,亦於事無補。」

赴美進行手術 萬二蚊揀埋外貌

雖然失望但並非絕望,Arwen堅持不懈四出尋找不同的名中醫求助,更北上到廣州求醫,又嘗試服食不同的營養補充劑,希望身體會有好轉。經過八個月努力後,她的堅持為她帶來曙光,「卵巢指數在數個月內上升了數倍,當刻我便認為要好好把握這時機。」自知時間不多,當她得知美國與俄羅斯容許單身女士進行試管嬰兒,在技術及語言的考量下,她不假思索選擇了美國。

解決了單身的問題,但成功與否仍是未知之數。她在網上聯絡了美國的醫療機構,前往美國前在香港進行了一系列身體檢查,其後以視像會議形式為Arwen提供建議。二〇一九年二月,她抱着忐忑的心情前往美國,在過程中進行了兩次的促排(卵)及卵子抽取。促排的過程她需要注射為期十至十四天的排卵針,刺激卵巢製造成熟卵泡,會出現胸脹、腹脹及陰道分泌增多情況,但由於Arwen的卵子較少,出現的不適亦較少,「可能我卵子不是太多,每次只抽到約三顆卵子,所以我的反應不太大。」

完成促排及取卵後,便要篩選及儲存卵子,再與精子進行配對。Arwen說:「美國對於人工受孕的態度十分開放,可以選擇買卵子或精子,同時亦能夠選擇族裔。」在沒有另一半的情況下,她選擇購買精子。精子的收費差別視乎Arwen是否需要看男士的外貌,若要知道男士的外貌和背景,便要約一萬二千元,若只看男士的背景,約七千元,最終Arwen選擇前者。

感恩愛兒出生 家人支持成後盾

選好精子後便要與卵子進行配對,當受精卵發展成胚胎便可植入子宮,幸運的是Arwen在第一次植入便成功,但事實上她進行了ERA檢測(Endometrial Receptibility Assessment),計算植入胚胎的最佳時間,才得以一次成功。當所有事看似一帆風順,卻迎來她最大的考驗——注射安胎針。安胎針含有黃體酮,有助胚胎在子宮依附,但由於黃體酮屬於油劑,不易吸收且會形成硬塊,需連續注射三個月,逾一百支以上,一度令她的腰圍粗至四十多吋。在懷孕期間又曾出現不同的妊娠反應、生蛇及作小產等,經歷了種種艱辛,Arwen終在今年一月迎來了愛兒Derwen。

Arwen十分感恩Derwen的出生,亦感激家人無條件支持。她的母親表示,當初亦支持女兒前往美國進行體外受精及胚胎移植,認為她願意承擔結果,作為母親自然沒異議,過去對於Arwen的人生規劃,她沒有給予太多意見,「從來不干涉她的感情生活,若兩個人相處得不快樂,在一起也沒意思,照顧小朋友最重要是給予愛與關懷。」其實Arwen成長於單親家庭,眼見母親獨自照顧三個女兒,深知並非易事,但她有信心,加上家人的幫助,必定能夠給予Derwen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生殖醫學專業應用副教授鍾凱詩表示,卵巢早衰退的醫學定義為該女士已消耗卵巢中最後一顆卵子,進入停經階段;因此一般醫學上較多出現的是卵巢功能下降,即女士卵巢的卵子儲備比實際年齡低,會提早進入停經階段。但醫生補充,卵巢功能下降並不影響女士自然懷孕的機率,但如果女士要進行冷藏卵子或試管嬰兒療程便較為困難,因為即使注射排卵針後亦未必有足夠卵子排出。

記者:曾怡
拍攝:呂皓怡、許先煜

Arwen一直都十分注重事業,但卻忽略了健康。

現時未有追求者,但她亦明言日後會以孩子作為生活重心。

在植入胚胎後,Arwen注射了一百多支黃體酮針。

Arwen成長於單親家庭,母親獨自照顧三位女兒。

注射黃體酮針後,Arwen的腰圍一度達40多吋。

Arwen希望Derwen能健康快樂成長已足夠。

Arwen的母親表示支持女兒的決定,不介意旁人的目光。

受武肺影響,令Arwen減少帶Derwen外出。

打咁多針:confounded:
真係偉大,不過其實不如領養?
香港單親可唔可以領養?

1個讚

同意

不過大愛係難d

會變新潮流吧

有錢女人駛乜咁辛苦生個bb跟男人姓

其實本身有錢女人如果嫁個窮男人,萬一離婚仲要分身家俾男人。(個官唔會理邊個出軌)
如果想搵有錢男人,有錢男人又淨係想搵後生靚女

所以最後有錢女人索性自己生。母系新時代

3個讚

點解又叫人領養? 人地唔可以有自己小朋友? 雙親家庭唔係更應該唔好生去領養?

偉大?
佢夾硬要造個仔出黎之嘛,個仔毫無選擇冇老豆真係多謝佢。
領養就偉大。

我覺得一個女人自己生,定係一男一女生,都唔係偉大,純粹係個人選擇,食得咸魚抵得渴

領養係大愛啲掛。。。不過多數人都係要自己基因,同埋想經歷製造過程

不過我覺得個主人翁,三十到忟先驚覺想生仔,遲得咁誇張
不過佢40歲都可以一次IVF 就成功都好好彩, 我見好多jm 都唔可以一次成功.

我覺得ok呀
唔係個個天時地利人和揾到老公四十歲前生仔
做一個自己無悔的決定勇往直前,好過後悔自己冇利用科技行多步。

同意你既講法

1個讚

咁喺邊度搵精子?

飛去美國呀. 所以計哂買精子, IVF, 美國住宿等等, total 花60萬.

係科技就係要配合新思維 :+1:

1個讚

我認老土, 有父有母的生活…係重要的

我比較擔心佢未來的新抱

有咩好擔心, 不如擔心林生的未來新抱/ 齊昕的未來老公好過

齊昕咁型…應該冇事…

咁齊昕的未來老公都唔駛擔心未來外父呢個問題, 人地未來新抱又何需擔心未來99呢個問題

1個讚

係個人選擇嘅,不過小朋友又真係有爸爸會開心啲

1個讚

最慘係佢個個人選擇唔係個人丫嘛:joy:
唔洗對另一生命體負責?
永遠父不詳。
如果係窮苦小子仲好啲,掛住搵食都唔得閒諗咁多。

1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