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 一個仔女係esf讀緊中學, 另一個已經畢左業幾年, 係外國passport的, 都好似話要有外國passport較好.
唔係間間esf都多外國人的, 沙田個間幾乎都係中國臉孔. 當然可能佢地都係拎外籍passport.
絶對明白唔可以同日而語,好悲哀!
香港部分國際學校,香港人比例好高,回流人士較多,所以有外國passport 去支撐住7:3 比例。我孩子學校大部分係香港人,無乜大陸人,因為學校唔出名,大陸土豪睇唔上眼,反而聚集左一班唔信任香港本地教育既家長。
確實外籍學生少文化交流會較少,但我著重係教育方式,師資同內容多過同學國籍。
有些IS學校會計埋中國Passport 做外國passport ,所以大陸土豪會多啲。
而家係香港選 is都要好小心, 要睇埋地區.
但當然, 相信師資, 標準都重係有保證的. 起碼老師上, 外國籍老師比例重係好高.
但我本身自己都想走, 係走和唔走之間, 咁就會留意下外地學校
而家外國人比例較低,因為好多公司cut Expat education allowance。
之前有同學仔返英國,因為無education allowance ,佢爸爸話賺埋賺埋比晒學校,寧願揾少啲返英國好過。
另外都係, 我都有睇埋學校環境個d.
香港d學校, 除非去到大學, 否則個空間感差好遠.
香港而家個情況, 好難再吸引更多外國人來.
咁下去, is 一係息微, 一係就只有吸納大量中國學生. 到時比例可能變了漂白水咁1:99 (誇張左的, 可能 10:90)
咁當然, 如果係著重個敎學模式, 當然係is好過b6敎育啦.
我見係反而多左香港人報,DSE 事件發生後,已有幾個朋友問點報國際,考插班難唔難?
佢哋有啲係Nancy, 主要怕學制轉變大,又話怕YC 教師洗腦.
我已經叫左佢返大陸讀,高考制度不變,又政治正確,認受性又高。
IS大量中國學生情況其實已經出現左,所以選校時要留意下。
我都覺得會有唔少nancy轉投is.
有經濟能力的nancy很多, 佢地好識為仔女打算.
我本身都有諗一係仔女係香港讀is. 但自己都覺得個香港好煩, 係日日都好煩. 所以諗住一係佢地過馬來西亞讀住中學先, 我遲下頂唔住都一齊過去.
我仲要揾食未可以退休,所以先會考慮新加坡,起碼做得返本行,當然明白星洲唔係最理想選擇。
我都重揾到食同想揾下食先, 所以顶到都唔想走住.
但擔心小朋友係香港呢個環境下成長, 耳濡目染. 中小學呢個年紀應該係可以全心學習, 放心同同學去街的. 但而+連去街都怕
明白,絶對有同感
我自己d小朋友係小學.
其實我諗緊, 有中學生細路的家長, 會唔會唔夠膽比d細路自己返學放學? 如果係我, 我真係唔敢比佢地自己返學放學, 所以先想走
我就係一想到過2年仔10頭, 隨時出街就比差佬人豆, 比人拉比人打…非走不可
我諗緊如果中學重叫 bun bun揍返學放學好似好奇怪.
一係就自己resign自己送接, 但d細路又未必肯, 同埋佢地又學唔到獨立. 到時佢地同同學去街, 我又唔比, 咁落去肯定唔掂架喎? 點正常生活呀?
我諗唔通
呢d都唔易入喎、其實有個post都提過、我都驚驚地越嚟越難出國升學
其實諗過、兩個細路讀國際+外國升學嘅話、財政上真係移民好過
識人有3個細路,移左去英國
就係因為移民抵過供佢地去讀書
大人搵到食都真係去得過
移民新加坡查詢大家搵過邊間? 都幾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