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為係啲留守又有良心嘅教育工作者
依家個勢似向宜方向行,大陸人仍然覺得香港有優勢。
適齡兒童無論大陸同香港都少咗,靠外來人去填補根本唔係辦法,坐係上面嘅人墨守成規,最後都係平民受。
近乎絕種,要珍惜佢哋。
仲未見到𥌓光
其實連老師都走。我兩個朋友,不是從事教育,半途出家走去教書都有人請,可見老師都走唔小。
其實行到取消關口呢一步, 基本上香港已冇優勢(護照仲有冇免簽? 仲有冇免費醫療? 稅收又跌左幾多?), 唔清楚到時仲有幾多大陸人肯帶埋細路來
仲有少少爛銅爛鐵,英文好少少咁囉
而家nancy興吹奏普通話更重要
我回流都得喎,我係咪要download 小紅書
講一套做一套,身體很誠實

我兩個朋友,不是從事教育,半途出家走去教書都有人請
佢哋本身做乜?而家去教乜?
好意外

基本上香港已冇優勢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好過香港啦,
仲洗鬼要一個不中不英嘅地方咩。
不過,短期內,佢哋仍然會湧入香港。

而家nancy興吹奏普通話更重要
佢哋身體最誠實啦。
叫人唔好讀英文,自己仔女讀先有優勢。
學生數目最正實反映“移民”數目
對成個社會有結構性影響

結構性影響
本身政府19年之前已經冇人口政策(或者有我唔知),
而家人口變得咁緊要, 完全冇相應措施,
上個年度少左37萬份稅表, 但由19年開始計, 總共少左50萬份稅表, 19-22少左6.8萬學生,
淨係講飲食零售,
而家香港夜晚少左人出門, 好多食肆9點左右就收工 (covid形成習慣),
每人生活圈子都識得一兩個人移左民, 數字上好似唔多, 但大家都明圈子中少左朋友, 就少左約出街食飯, 變相條街仲係繼續靜, 可能得返旺角銅鑼灣尖沙咀最多人。

而家香港夜晚少左人出門, 好多食肆9點左右就收工
多唔多人食放題buffet咁?

多唔多人食放題buffet咁?
我好少食buffet, 唔清楚, 但朋友圈真係少左約出來食晚飯。
我個人圈子經驗當然唔作準,
但睇戲就可以作準, 以往11-12點完場, 我仲可以好易搵到間糖水舖食宵夜(旺區+住宅區), 而且係客滿,
而家唔通去金拱門食雪糕咩, 我都未見過糖水舖咁早關門
取消香港人身份證就係終局
通常約出黎食飯,係因為就黎走
個個唔聲唔聲,嚇你一驚

香港都已經唔再係佢地target,你估真係話補就補咩?
咁對佢哋大部分人嚟講,落香港捱7年先點都易過直接去外國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