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下咩年紀、朋友話佢學校year 3都要開始操、但就係慢操囉、入到係好既
英國歷史同文化太濃厚, 都係比加拿大澳洲難融入的原因.
私校同grammar school入好大學比例高企係好合理嘅事,情況就好似香港直私同brand 1 學校入三大都特別多。
其實牛劍開始傾向收多d comprehensive school學生,呢個都似係個趨勢,如果仔女入到間唔錯嘅中學,講緊outstanding,成績全國20或者10%以內,努力少少讀書,以香港人嘅讀書材料,入Russell group應該冇問題,當然如果非牛劍不入就另當別論
全國只有7%學生讀私校, 但眾大學每年新生有20-40%來自私校, 仲未計讀state school冇入大學的. 所以私校入大學率真係高好多.
伊頓應該唔係有錢就入得,睇階級…
扯遠了,我相信好多家長怕子女被洗腦多過入唔到私校及牛津劍橋
有個別家長有不合理期待啫,大部分只係想個小朋友快樂自由地成長,唔好為分數去扮愛國講大話
樓上話賣兩層樓就入到, 咪搏咀
冇話除左錢,唔需要其他條件。
同埋唔好咁睇少人職業
記得皇妃父母好似都係做小生意
階級係有,但自由社會始終有機會,唔係印度,賤民永遠係賤民
係啦,全靠個細路叻,拎到獎學金。一睇就知父母一定無培養過,因為父母只係做 takeaway
情況咪同香港差唔多囉,讀私校個班有錢,屋企有資源,上到名牌大學一定會多d,但又唔代表讀comprehensive school就冇機會讀名牌大學,係香港係點做來到呢度一樣係咁做,我一樣要為仔女搵好校區好學校,不過英國同香港嘅分別係唔讀大學仲有好多出路,香港就死路一條
同埋牛劍收多左comprehensive school student,不妨利用呢個趨勢努力d,因為考大學唔止睇成績仲好取決於份personal statement
我諗sis嘅意思唔係話人地做外賣就無錢或者唔識培養,而係呢啲貴族學校唔係單單咁樣就可以入到,所以果個學生靠獎學金入係好難得,真係讀書好出眾。
我印象中皇妃屋企做嘅生意都賺唔少,但以前啲傳媒都係用平民黎形容佢地,我諗英國嘅身份地位唔係單單講錢,好階級。
平民細路讀到貴族學校肯定有個人之處,但都唔好一口咬定冇家庭培養,原因更加係睇到父母做 take away.
我見好多華僑都好緊張細路學業
而且做 take away 都唔一定等於冇文化冇錢。識個 10年前uk business master 畢業都去左開 take away.
我嘅意思完全冇睇唔起人地嘅意思,而係指英國社會好多階級觀念嘅存在,唔係我地有資源有條件就能夠得到某啲身份地位。果個小朋友讀書叻有屋企用心培養唔出奇,但要入貴族學校仍然唔係容易。
BTW,愈講愈離題了,樓主唔好意思
之前呢度有個[移民潮下,我升職了]post, 我覺得幾把鬼自我吹噓小家心態, 係度暗諷留低的都係蠢人, 但居然有人like…
唔係話你。
只係咁多香港人黎uk 諗住做藍領養大啲細路,個職業真係唔知點寫,點見人
好難寫? 我阿媽係洗碗工人, 我由小學寫到中學, 社交正常,
你話我職業歧視, 我的確係真心覺得個案中eton仔家庭係會影響到父母見識, 從而影響埋培養, 如果呢種係歧視, 我認,
但我亦從來唔會睇唔起藍領
廿年後有香港細路係貴族學校畢業而父母職位係 construction worker, 希望啲人見到唔好一口咬定父母冇理過細路
有D人唔係不為也, 實不能也
?! 藍領仲多錢過普通文職, 藍領都有專業人士, 好似英移先生都由頭學起做電工, 因為人工高又有專業資格…點解唔見得人
有啲職業今人覺得肯定冇培養過細路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