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屋有戶籍係出面有買私樓,必須要取消公屋戶籍。
暫養證⋯⋯唔可以世襲,
即係十幾年前登記左嗰隻狗,
如果有一天 死咗 或者 戶主唔養嗰隻狗,
暫養證已經即時 失效,
單位唔可以再養狗,又或者用另一隻狗代替,
狗啲生命始終有終結的一天,正常一般都只有十多年。
所以到了今天,應該所剩無多。
未結婚前住公屋,斜對面住左個青山出黎,真係成日發癲,掟野,倒煲過期粥去你門口,用刀砍你對門,就算報警都冇用。
仲有同一層有十幾個弱智。
係呀 wfh 日日都見到有人扔飯盒, 好痴線
而家學識嘅係,住舊私樓要揀大廈維修得靚嘅, 因為暗示左業主冇咁自私先
聽講天水圍公屋住戶好多喺大陸收租每月十萬
我住過安置區、公屋、舊型私樓(大型屋苑)同新型私樓(都係屋苑)。我都想分享下睇法。
我80年代上公屋,十幾年前搬走,鄰居係三十年前新香港人,乜人都有,有友善既人,又有精神病患,不過真係好多冇公德心既人,除左富貴逼人入面果D,仲有人會響人門口去小便、偷人鞋、佔用人地門口位置…真係好各式各樣。但果時上樓既香港人好單純,我響安置區出世,比較下,上到公屋開心過中六合彩,所以冇乜投訴。
我買過幾次樓,所以住過唔同屋苑,都係中型至大型。大致可分為新(十年樓齡內)同舊(約三十年樓齡)。
舊型私樓(大屋苑,都係約三十年樓),同鄰居有打招呼,多真香港人,質素普遍高,好多都係退休公務員、退休專業人士,有禮貌,連對保安都好有禮。雖然屋苑因年齡久遠有D舊,但鄰居質素值返晒,係我第一次感覺到同公屋鄰居既分別,搬入去幾個月,我已經有「原來私樓人質素真係普遍高D」既感覺。有冇唔好既鄰居?印象中其中一個屋苑有,係個老伯伯,響後樓梯拜神。聽講拜左好多年,但屋苑講到明嚴禁,不過佢成日偷偷燒衣。後尾有次太大煙有人直接報警,件事搞大左佢先冇再燒。
新型私樓(中型屋苑,十年內樓齡,都係地區地標,我成日自嘲係偽豪宅),同鄰居都有打招呼,但冇響舊私樓住時咁多互動。年輕人多,有家庭客有專業人士,但都有好多強國人,仲要有唔少強國大媽…唉。不過佢地除左講嘢大聲D之外都冇響公眾地方做過乜嘢醜事,算係強國中有少少質素(我要求真係唔高)。
如果go back返樓主個主題,我可以用過來人身份講,鄰居質素真係有分別。當然唔係全部人都好或唔好,但我地講既係普遍,我既經驗係私樓鄰居質素的確普遍好過我住既舊公屋。不過我最懷念係安置區時既鄰居,大家都窮,但好守望相助,我阿媽都成日幫隔離睇住佢個仔;我走去人地屋企時佢地又會請埋我食嘢。雖然我果時好細個,但記憶中鄰居都係非常非常好既人。
另外屋苑質素呀、保安、管理果d就唔洗講,一分錢一分貨,公屋真係冇得比。
但會唔會因為咁自卑?傻啦,公屋係個起步點黎,如果有心/有能力改善生活質素,咪加油向私樓進發囉。我中學時好多公屋同學人生目標就係脫離公屋,就算口號係咁,但果時冇人覺得住緊公屋係羞恥架,因為大家都好清楚公屋係一個人基本住屋需求,有能力咪上居屋私樓囉(我地當居屋都係私樓,細個唔識分咁多),果時諗法就係咁簡單。而且人人要求唔同,英雄亦莫問出處,自己唔需要為住邊而自卑。
作為一個前公屋人,我係咁睇。但我知道咁係好理想,因為社會好現實。我報學校時就知,朋友響九龍塘名幼教書,佢話睇form時會將公屋抽出。呢d就係現實。
另外,公屋同私樓對我最大分別係,一個永遠都係公家,我冇得留比下一代;另一個係我既資產,可以留比小朋友。同埋有私樓既人應該好清楚個遊戲,上車係難,但只要有一層樓響手,要開多間就易好多。呢度有位80後爸爸開過post分享過經歷,我就唔多講了。
講遠左唔好意思。但見到後生仔咁問,我又忍唔住話當年
真係好侮辱
呢個真呀,下下出律師信,我以前有個同學,住半山,嗰時仲係中學生,佢話夜晚唔敢用 printer 印野,因為樓下條鬼佬,話佢 printer 好嘈,出律師信俾佢屋企,窮人自己出手,有錢人俾錢搵人出手。
有權有勢,好似而家香港咁咋嘛…
唔通係針機
好得人驚。
前排cctvb套東張西望都有講個類似既case,又係報警都無用。
娘家係舊私樓,一個月既管理費要$11xx,差不多係99依邊一半既租。
其實公屋一開始已經講到明唔比養寵物,仲偷偷地養果班人唔止違約,仲要係對狗狗不負責任。以前公屋有段時間執得好嚴,我見過唔少人棄狗狗保公屋。
樓主仲年輕,公屋出身唔係問題,反而一個人嘅志向同目光更重要。老實講,第時踏入社會工作上你會面對唔同人,假如我係上司,我有個啱啱畢業嘅下屬同我講「住公屋幾好呀,交租平又唔洗管理費,私樓d人咪又一樣有怪人,住呢度一世我都願意 etc」,我會覺得呢個年輕人睇嘅嘢比較狹窄
典型亡國言論,初時我都以為呢個post係亡國人出,住公屋唔失禮,但覺得住到公屋就係人生贏家(或者自卑)呢種心態好要不得
係針機,都係好耐之前既事
唔止亡國, 連登都係咁講
同前幾年比, 而家嘅fresh grad 的確冇乜上進心
細個我都住過唔同地方,絕對唔係要睇唔起公屋出身嘅人。但出到社會,由其係年輕人,你上司或者對你有更大期望,唔應該被人覺得你少少基本福利就滿足。

公屋出身唔係問題,反而一個人嘅志向同目光更重要
人窮志不窮
身邊都有幾個公屋出身, 但買到私樓

身邊都有幾個公屋出身, 但買到私樓
公屋其實係一個好好既起步點。我呢D窮家子女全靠住公屋儲到第一筆買樓資金。我老公又係公屋出身,都有相同經歷。所以住公屋真係唔好浪費機會,享受平租真係應該努力儲錢。
唔係話一定要買私樓,離開公屋先叫上進。年輕就係本錢,有青春去揮霍發掘唔同可能性,去其他國家體驗下/去創業/考取專業/嘗試將自己興趣變成事業等等。人就係要唔滿足於現狀先會更上進。
p.s. 好怕聽到d阿媽話仔女一夠18就申請公屋,上到樓輕輕鬆鬆打份工生活無憂。
要慳錢,十年八年一定買到私樓,不過係好舊嗰啲,但一步一步嚟,冇所謂。我第一層樓係好細,冇乜地方好好咁坐
但如果係單身,打份普通工,上車係困難嘅,比我後生時難好多
但我點都唔贊成讀完大學申請公屋同其他人爭,好唔應該